战略研究丨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二期)
本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0年第1期
作者:徐德龙,刘旭,周庆华
来源: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二期)[J].中国工程科学,2020,22(1):1-8.
摘要:秦巴山脉区域作为我国生态安全要地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其绿色循环发展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脱贫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围绕探究秦巴山脉区域绿色循环发展路径、为绿色创新发展和扶贫攻坚提供工程支撑的战略目标,采用归纳演绎法对区域的生态与战略价值、保护与协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据此明晰区域的绿色循环发展思路和总体定位;研究提出基于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路径、基于转型优化的产业发展路径、基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建设路径、基于内外共赢的区域协同路径等四大类具体举措。期望通过秦巴山脉区域绿色循环发展的生动实践,使之成为解决区域生态与贫困矛盾问题、维护国家多维度社会及生态安全的重大范例。
关键词:秦巴山脉区域 ; 绿色循环发展 ; 生态保护 ; 绿色产业 ; 区域协同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秦巴山脉区域作为我国生态安全要地和集中连片贫困区,其绿色循环发展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脱贫具有重大意义。
2015年和2017年,中国工程院先后实施了两期“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相关研究为我国秦巴山脉区域的绿色崛起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为环秦巴地区的区域协同奠定了基本思路。
一、二期项目研究背景
秦巴山脉区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19%,2015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38%,GDP总量仅占全国的2.26%。区域生态资源资产丰富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是典型的生态高地、经济洼地。
环秦巴城市地区位于“井”字型格局的中心环状地带,起着东西传递、南北统筹的重要作用,是中西部崛起发展、扶贫攻坚、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关键地区。
环秦巴城市地区(特别是“西成渝”地区)成为构建我国国土空间平衡发展的关键地区。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承担了形成“一带一路”西部城镇集群及西向国际开放窗口的重要使命。
目前秦巴山脉区域发展面临着生态保护压力大、跨行政区域协同困难等状况。例如:合理平衡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秦巴山脉区域核心腹地面临的核心问题;打破行政壁垒,制定行之有效的环秦巴城市地区协同发展政策,实现区域共治共赢成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区域发展定位与路径
延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发展导向,在国家“两个一百年”和“三步走”战略发展蓝图引领下,对秦巴山脉区域的总体定位描述为: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国土空间平衡发展区、“一带一路”门户枢纽区、绿色创新发展示范区。
项目研究主要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空间建设、区域协同四个方面提出了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路径,力求推动秦巴山脉区域建设成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创新发展示范区。
三、基于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体系
开展秦巴山脉区域生态节点和生态廊道建设,将生态斑块链有效串联,提高区域整体连接度和生态源地衔接性。
秦巴山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由6大重要生态斑块、42处关键生态节点、10条河流廊道、以及在关键生态节点打造基础上形成的2条生物廊道组成。
生态安全格局的范围集中在研究区内的主要山脉(秦岭、伏牛山、大巴山、岷山、米仓山)以及河谷区域,这是未来秦巴山脉区域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维护的范围。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将成为秦巴山脉区域国家公园规划布局、区域生态保护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依据。
图1 秦巴山脉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示意图
在现有神农架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基础上,新增秦岭国家公园和伏牛山国家公园。通过整合、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形成新的秦巴山脉区域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关系,自然保护地占比相应调整为39.6%。
完善秦巴山脉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新建5个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对边界划定不合理的自然保护区开展边界调整以实行更有效的保护。预计新增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为14 400 km2,区域面积占比相应调整为4.5%。
完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协调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与周边城镇土地利用及协同发展的关系。在文化与自然双重价值保护空缺的地区,新增7个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为34 500 km2,区域面积占比相应调整为10.8%。
建立秦巴山脉自然公园管理体制,将原有的非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统一纳入自然公园体制进行管理。在自然资源保护存在空缺的地区,新增7个国家级或省级自然公园,总面积约为48 500 km2,区域面积占比相应调整为15.2%。
四、基于转型优化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
重点提振绿色农林产业。建立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如特色经济林果种植与加工业、林下经济与现代复合农林业、生态旅游与休闲农林业。
转型升级传统制造加工业。降低“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业在传统产业中的比重,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高新技术改造装备制造业以促进高端化发展,大力发展农林畜牧特产加工业并将之打造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培育战略性新兴及高成长绿色产业。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生态和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创建环秦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五、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国土空间体系
结合秦巴山脉区域各区县发展战略地位和区位特征,将区域分为发展严控区、发展提升区、发展优化区和发展疏解区,分类实施功能管控。
图2 秦巴山脉区域功能发展分区图
以水资源保护为切入点,修正行政区划对生态过程的割裂,构建流域绿色循环单元,突出区域山水特征,建立4类空间管控单元(全绿单元、深绿单元、中绿单元和浅绿单元)。
结合山区乡村空间建设的适宜性导向,构建秦巴山脉区域“绿色人居+产居平衡”的乡村振兴新范式。生态敏感区外围村庄采取原址振兴方式,位于生态敏感区内的村庄采取转移振兴方式。
六、基于协同共赢的区域协同机制
建立和完善投资、财税、价格、信贷、土地、环保、就业等支持秦巴山脉区域优势传统产业调整升级的政策体系,制订秦巴山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用好国家化解产能过剩政策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扶持政策。
强化秦巴山脉区域及周边互联互通的现代交通、通信、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形成国家干线体系引领下的秦巴山脉区域内部交通网络,引导区内适龄劳动人口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就业促进脱贫和致富。
推进服务绿色农林经济的金融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多样化的、有助于生态农林产品发展的金融产品。围绕区域产业、旅游、生态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推进金融扶贫与精准脱贫的务实匹配。
构建智慧化流域协调发展管理平台,紧密关联秦巴山脉区域内五省一市的国土和规划平台,构建秦巴山脉区域空间数据模型,形成信息汇集、评估预警、仿真模拟和智慧决策能力。
改编丨崔鹏
注:本文内容呈现形式略有调整,若需可查看原文。
作者介绍
刘旭,植物种质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和技术指标体系及应用等多项研究。参与组织了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工程筹建,国家基础性工作及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发展战略研究并组织实施。
☟ 如需阅读全文,请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 更多相关阅读,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点击图片阅读丨战略研究: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二期)专题目录
点击图片阅读丨战略研究:生态文明与粮食安全专题
点击图片阅读丨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点击图片阅读丨粮食作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图片阅读丨前言研究:作物遗传改良——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刊
工程造福人类
科技开创未来
微信公众号ID :CAE-Engineering
说明:论文反映的是研究成果进展,不代表《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的观点。